课堂管理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劝学之计在于晨
总有一些学生习惯迟到、旷课,而这些学生又很有可能是不受奖学金制度约束的自费留学生。不良的出勤率,往往会像传染病一样在班级中蔓延。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出勤率,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智慧构成了最直接的挑战。让我们看一看姜老师是如何与学生“斗法”的。
案
例
案例作者:姜有顺
地区 | 汉语水平 | 课型 | 对象 |
亚洲—中国 | 初级 | —— | 大学生 |
在高校汉语短期培训项目中,如何改善自费生出勤率偏低这一现象?面对这个难题,我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说积累了一些成败经验。我也就此询问过业界同事,至今没有得到万全之策。写在这里,恳请各位读者指教。
1
典型的班情
在我当教师的第二个学期,我担任了某短期项目初级(1)班的班主任及该班综合课教师。这个班共有十二人,其中有五名公费生或称奖学金生来自非洲国家,他们在中国的学业得到各类奖学金的支持。另有七名自费生,其中三名是韩国人,四名是美国人。学生都已经学习了半年汉语。跟另一个平行班初级(2)班相比,我班有两个特殊之处。
我班以自费生为主,而(2)班的绝大多数是公费生,自费生只有两名。
公费生是按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分班的,分到我班的公费生都至少有一科不及格。
作为新任教师,我必须把这个班带好做强。无论这样的分班意味着领导对我的信任还是对我的考验,我预感将要接手的这个班会很棘手,对此感到相当担心。我的担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担心自费生的出勤率低。公费生无故迟到和旷课的情况可以用扣发奖学金的办法来减少,但是对于自费生的无故迟到或旷课,学院和老师都拿不出真正有效的制度化办法。虽然说,如果教师的讲课非常精彩,可能会吸引学生按时出勤,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师和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并不能为学生的某些行为(如因懒惰而缺勤)承担全部责任。而且,有些自费生的习惯性缺勤对公费生有很消极的影响。公费生目睹学院和教师无法有效监管自费生的缺勤,可能会相继效仿,轻视课堂纪律。
二是担心不能同时满足两类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点击查看)。因为自费生出于兴趣才学习,而公费生则意在通过HSK四级,因此自费生对知识掌握水平的要求要低于公费生。我将要面临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此外,有的公费生认为自己被踢到了差班,对汉语学习产生了挫败感,如果我不能及时为这些学生提供支援,他们可能会放弃努力。
显然,我担心的这两个问题是会相互激化的。一个做得不好,另一个就会恶化。针对这两个问题,我决心集中精力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因为我觉得,全部学生按时上课并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掌握知识,教师也有可能把学生的两极分化控制在无害的程度以内,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
那么,该怎样保证短期项目的自费生的出勤呢?
2
无效的对策
学期伊始,我依例写了《课程说明》发给学生。其中特别设计了一个“小组绑定”的策略,来迫使学生出勤。我把一个公费生和一个自费生两人编成一组,构成利益共同体。此后,所有课堂活动如出勤和作业,都以小组为单位来打分。比如,一人迟到,就把他和同组成员的分数一并扣掉。同理,如果一人获得奖励分,则同组成员一并加分。我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这个规定。
这个法子看起来像中国的“连坐”,其实在国外也有这种“小组成绩分享法”,初衷是利用学生好面子又争强好胜的心理。比如某自费生早上本不想起床赶来上课,但想到无辜的组员会被扣分,他可能因此被记恨,就只好按时来上课了。而且,公费生很重视自己的成绩,他们一般不会缺勤,还会指责缺勤的组员导致他们丢分。此外,分小组活动还能控制两极分化,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点击查看)。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开学后的前两个星期风平浪静, 出勤率达到100%。上学期多次缺勤的美国自费生克里斯和布鲁斯也显得无可奈何,服服帖帖地按时来上课了。
但我捏着把汗,因为这个方法有个致命缺陷,我担心这个缺陷会被学生利用。不过我想,学生如果要利用这个缺陷,就必须舍弃自己的荣誉感,他们应该舍不得付出这么高昂的代价吧。
事实证明我错了。第三周的星期一,克里斯第一个缺勤,之后的每一天,他和大卫、布鲁斯、凯文四位美国自费生就开始集体无故迟到,或干脆不来上第一节课。虽说上午第一节课历来是缺勤最多的一节课,但我判断这样的集体缺勤应该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他们事先约定的。
克里斯和同伴想通了,只要他们四人厚着脸皮一起连续缺勤几天,按照规定,老师就得不断扣掉其他四名公费生的分数。这四名公费生是跟(2)班的公费生竞争的,不是跟自费生竞争的,所以怨恨的公费生不会盯着缺勤者不放,而会向老师抱怨,直到老师撤销规定为止。从另一方面来说,同样的埋怨由他们四个一起承担,似乎也比一个人缺勤要来得好受些。
上学期,我曾带过这四个美国学生就读的零起点班,师生关系很不错,我自以为比较了解这些学生的心态。没想到,他们也能抛开面子,理性地计算得失利害,成功化解老师的课堂管理策略。
如他们所料,我不堪公费生的抱怨,在第四周取消了这个规定,又回到了以往的课前逐个考勤的老路上来。这样,自费生的出勤又成了无法管理的死角。那四名美国学生的频繁迟到、缺勤以及老师的无法作为,引发三名韩国自费生也开始陆续迟到或缺勤。自费生的出勤率开始一如既往地走低。
3
有效的对策
我一度怀疑,是否我应该检讨自己的教学能力。慢慢地我发现,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授课。他们迟到和缺勤,不是出于对我的课的反感和拒绝,而是另有原因:
一来,很多外国人习惯晚睡晚起,早上八点来上课无异于苦刑。有些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生来到中国的一大心愿本来就是享受生活,没有课业压力的自费生在晚饭后常常外出玩到深夜,次日当然起不了床了。
二来,留学生知道学院教师的一个潜规则。我作为新人,慢慢地才明白,原来在早上第一节课学生没有到齐的时候,多数老师不会按时上课,而是跟已到的学生闲聊,甚至在教室外跟同事聊天,少则三分钟,多则十分钟,直到学生来得差不多了才开始上课。这样,学生就认为迟到了也没什么,反正老师会等待。按时赶到的学生则发现自己的时间被老师浪费,下次就晚点来。
一门不通,我再找其他的门路。因为留学生的生活习惯属于私事,教师不宜干预,因此我就从每天第一节课的几个细节入手,着意引导他们按时上课。
第一,我坚持提前到教室布置好教具板书等,准时上课。我会在八点整准时锁上后门,进入正课。学生如果到得比我早,我会大力夸奖;学生迟到哪怕一分钟也得敲门,还必须从前门进来,在众目睽睽下无可遁形。
第二,我改变了过去上课后首先复习旧课的惯例,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到了第二节课,才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在过去,早上第一节课总是花至少十分钟的时间先做听写,或是复述学过的内容。这样,一些学生会觉得即使迟到了,错过的也只是“炒剩饭”,没什么损失,而前一晚没有复习的学生则故意迟到以避开考查。现在我一开始就讲新课,学生如果迟到,很难接上后面的内容。对于没有复习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赢得了一个课间休息的时间来准备听写或复述。
第三,在临近期中和期末的时候,我会把针对考试的复习指导拆散,放在早上第一节课的开始。虽然自费生不怕成绩差,但追求好成绩是人之常情。看到复习指导的确有助于备考,即便是自费生也乐于按时赶到。
第四,我做了很多意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自费生班级归属感的工作,如制作班级欢迎海报,制作作业展示栏,设置班级留言墙,电子邮件热线答疑和一起过生日等。虽然这些工作跟考勤没有直接关系,但营造一个团结快乐的班集体,客观上为自费生提供了更多归属感。
刚开始,我遭遇了好几次这样的尴尬局面——上课时间到了,却只来了一个学生,但我依然坚持准时上课。后来,情况慢慢改善,按时上课的越来越多。最后,只剩克里斯和布鲁斯两人仍然习惯性地迟到或者缺勤。但可以感觉到,他们已经从过去的不以为然转变为面有愧色,班风逐渐转变为积极上进。学生重建了自信,认为(1)班比(2)班水平高、学风好。好几位同学当面夸奖我是个很好的老师,一位韩国自费生更是提前通过了HSK四级。课程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很多学生的礼物和贺卡。
4
心得
自费生特别是短期项目自费生的出勤不良,直接原因是学习动机不足以激发长期专注的学习,而根本原因是制度的无力。学生不受考试约束,对成绩落后不敏感,而且他们一般不会因考勤不良或成绩差遭到开除。出勤不良问题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构成了最直接的挑战,但不管是从制度上还是从教学上,我们都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在目前的情况下,教师能做的,也许只有以身作则,因势利导,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待授课的认真和严谨,甚至于被教师的这份执着打动。孔子的弟子仲弓说过“居敬而行简(心存严肃认真,而以简单行之)”,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行为正当,作风正派,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也说明了教师自身行为示范作用的重要性。
师生交往行为的本质是相互理解,在现有制度中这个高速公路中断的地方,我们应该用心搭起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
案
例
点
评
点评人:叶军 马青
点评一
良好的课堂出勤率是每个教师都乐于看到的。学生准时上课,可以在一开始就为这堂课营造起一个积极的学习气氛,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更快地投入到课堂中。从教师自身来说,学生若是无故缺席、迟到,不仅会影响原定的教学计划,会增加教师为了掩盖不快而产生的情绪劳动,还会使教师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师生关系,这些当然都是令人不快的。因此,保证良好的课堂出勤率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保证出勤率完全是教师的责任。出勤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尤其对于成年学生来说,保证出勤率首先应该是学生的责任。那么,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有一点是无须多言的,教师首先应该把课上好,让学生觉得上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通过制度的约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鼓励每个学生为他自己的课堂行为负责。
有效的课堂管理不应该完全期待用道德来约束学生,而更应该用规定来引导学生。使用道德约束的一个不良后果是,教师可能会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在道德层面上加以解读,比如将旷课行为理解为对教师的不尊重。这样的课堂管理思维不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容易将学生与教师对立起来,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老师故意为难我”,“我遵守规定只是为了让老师满意”。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制定规则不是为了维护师生关系,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做出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选择。遵守规则就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而违反规则就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每个学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学生的哪些利益可以在奖惩规定中得到体现呢?我们回顾一下姜老师采取的几个办法:迟到的学生将错过新课的讲解,迟到或旷课的学生没有机会听到针对考试的复习内容。这些办法都收到了不错的成效。可以看到,学生关注的课堂利益包括:课堂有效时间和成绩。而规定的形式也是灵活多变的,可以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公布于众,也可以用课堂惯例等形式向学生传达。如教师可以在开学之初就告知学生,出勤记录占学期成绩的10%,出勤率低于三分之二将被取消考试资格;也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5分钟做听写,而听写成绩计入平时成绩。
合理的规定是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有效的奖惩制度能够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与哪些利益相关,养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点评二
姜老师一开始采取的“小组绑定”策略没有获得成功,反而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在学生们的压力下收回了成命。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因为学生太“狡猾”,还是因为教师不够坚定?其实,这个问题不关乎双方的道德或意志,症结在于这个规定没能体现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
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而且应该只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连坐法”与合作学习中教师常用的“小组成绩分享法”存在很大不同。“小组成绩分享”规定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学习,完成学习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判分,作为每个成员的成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每个人都可以为小组的最终成果做出贡献。而姜老师采取的“小组绑定”策略,规定每个组员的出勤和作业表现都将影响到同伴的成绩,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出勤完全是一种个人选择,小组成员并没有机会干预。要求学生为自己没有参与也无法参与的事情负责,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教师若要在课堂规定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就必须明确地划定每个人的职责范围,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职责要求。
以上案例摘编自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
(叶军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本文案例作者:姜有顺
整理者:马青
点评人:叶军 马青
阅读推荐
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
(叶军著,外研社,2015)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点击查看)收集了41个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全面展示了世界各地汉语教学的情况,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国际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寻找教学门径,提升教学能力。本书按照案例反映的主题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教学内容篇、教学方法篇、资源与评估篇、教学管理篇和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篇。每个案例均包括导读、正文、问题、思考题和点评,对教学有极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 图书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资源推荐
新学期国际中文课堂教学与
管理攻略
点击了解课程详情
为帮助老师们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姿态步入新学期,我们邀请《甘老师的教学法宝》(点击查看)作者、拥有10余年教学经验的甘婷婷老师,进行“新学期国际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攻略”主题分享。甘老师围绕新学期的准备、班级文化建设、课堂活动设计与管理、家校沟通等内容,分享拿来即用的活动创意和实用技巧,旨在帮助老师们迅速实现从“适应期”向“胜任期”的转变。扫码即可加入学习~
扫码观看课程
国际中文教育:
案例与案例教学
点击海报查看课程详情
为帮助大家更系统地了解国际中文案例教学模式及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更高效地借助教学案例寻找教学门径,提升专业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的主编叶军老师开设了以“国际中文教育:案例与案例教学”为主题的课程,助力大家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与研究工作。扫码即可参与学习哦~
扫码观看课程
案例征集
“案例分析与点评”栏目特邀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教学案例做出分析与点评,欢迎老师们来稿贡献真实的一线教学案例,来稿请邮件发送至yanglimeng@fltrp.com 。稿件一经采用,即可获得我们精心准备的图书礼品一份,欢迎老师们踊跃投稿。
往期精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编辑 | 徐晓丹 杨立梦
美术编辑 | 张文馨(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教学案例